上一次讀的村上春樹是《舞舞舞》。《舞舞舞》被拆成兩集,給我跟《海邊的卡夫卡》類似的感覺:下集的勁道好像總是沒辦法與上集齊驅。但那是開學時的事情了,接下來這一本《國境之南、太陽之西》,終於讓我可以比較明確的說出從村上的書裡得到的男主角印象了:我覺得如果村上筆下的男主角們,不是多好的男人,雖然也不會是壞人。
不是好人,我每次都還是能心甘情願地蠶食每一部村上的作品。
我想是因為這個世界上絕對沒有一定的好人,還是男人不壞我就不愛嗎?就連作為一個真實的個體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也常常覺得自己是個爛人。就算太差勁,卻還是又太真實了。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少去了村上春樹慣有的奇幻元素,比《挪威的森林》平凡。就我個人而言,比之前讀過的作品還有平實的韻味,不過可能是因為之前我讀的大部分都是村上的奇幻長篇吧。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
我的名字叫做「始」。我從自己出生的那一年說起關於我的故事,那是個什麼樣的年代和社會,自己的家庭又是個怎麼樣的型態,受到了什麼樣的時空影響,身為獨生子的我,人際關係和待人處世是以怎麼樣的價值觀,與生俱來的還是後天形塑的?細細碎碎的東西我什麼都要說。
我在小學的時候認識了一個女生,她叫做島本。基於某些我自己認為的理由和發現,不管是實質上的、空靈的、身體上的、心靈上的,我們好像找到了很不可思議的契合,我們都不說,但是我們都知道。
後來的人生裡,因為一些因素我與島本失聯。
我繼續學業、遇見不知多少個女子、傷害人、有慾望、進入社會、察覺時代的變化,喜歡著什麼、等待著什麼,但是我還是沒有忘記島本,有時候不自覺的想著突然在茫茫人海裡與她重逢的可能性、回想起過去與島本的種種事蹟,然後,島本就出現了。
「國境之南」
作家寫作的時候,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從過去的人生經歷裡挖掘可用的東西。很多小說情節可以發現很多與原作者類似的特質或遭遇。首先那是最直接讓故事延展的方法;第二那是某種習慣,小說畢竟還是人寫出來的東西,筆下的人物雖不真實存在卻帶有某種對於人生的走法;第三則是刻意的真實性吧(非貶意)。
「國境之南」這個名稱來自書中男主角喜愛的一片唱盤。
男主角自行開業爵士酒吧的設定,是村上春樹本人真實的經歷。
如此回想,讀過的村上作品裡頭都可以找出與村上春樹連結的東西。
最常見的固然是爵士樂和唱片,他們在故事中扮演著讓故事沒有情節、還是有旋律一直在向前、被推動的感覺。
《海邊的卡夫卡》中,讀著描寫關於田村卡夫卡每天慣例的生活細節,吃飯、健身、量體重的段落,我想起村上春樹曾說,他有時候會脫掉全身的衣服站在鏡子前仔細地審視自己。
《挪威的森林》裡,渡邊拓與綠的大學,不正是村上自己的大學嗎?後來渡邊跑去旅行的衝動,出自也是常常跑到不同國家寫作的村上,這解讀起來好像不為過。
《聽風的歌》主角本身是個正在投稿文學獎的作家。
「國境之南」表面的字義上似乎也是一個地方,人好像總是會想要到達某個地方、在那裡有著期待很久、尋找很久的東西,不一定是一個實際的地點,甚至不是狂樂,只不過是象徵性的所在。
我覺得那些東西泉都被封存在那一張唱盤裡了,只有在唱盤裡,循著音軌,有時會跳針和故障,不知道唱針到不到得了那個地方。
「南」和「太陽」聽起來,但是全書沒有要讓你體會什麼叫做最切身的溫暖。
獨生子
故事的初始,就以一個獨生子的口吻述說著獨生子的故事。其他作品就算是個獨生子也不會特別強調和著墨,在這個主角生存的故事背景裡,作為獨生子是一個異常重要的概念。用非常濫情的說法解釋:就是要讓讀者感受到人類在這個世界上的孤獨、人生的虛無、永恆的空洞!!!!!
其實不是只有這一本的主角特別離群,村上筆下的人物在我看起來通常都不會特別在意與朋友交際。可是他們又常常會被「異性」吸引,內心既不會特別受到某些人際關係的影響,卻還是有需求。
雖然矛盾卻又還是在我們可以認知的常理上。我不像始,他好像不會對人際關係有什麼太大的反應,而我永遠無法避免衝動的情緒噴發。
但好像也有一點類似,因為我總是很嚮往他們不會在意的自由度。不過這些村上男主角們看似瀟灑其實只是漂浮在時空裡,就我看來他們其實踩不到地面,至少在他們尋找到真正想觸碰到的東西之前還沒有。
在無法選擇的團體裡,作為獨生子,可以先去除了很多其他不必要的可能性,可能這就是為了要讓讀者更感受到孤獨的本意而存在的名詞。
有趣的是,看到這裡應該有很多人會覺得這本書一定超無聊,人生的孤獨聽起來很誇張很浮濫,但是這個故事中的譬喻已經沒有羊男(村上春樹超愛用的人物)了,沒有很突兀的設定,很難理解、要思考很久的對話也減去不少,作為想要揭示這一道命題的故事而言,用獨生子帶出,雖然平凡,但是已經比一堆道理和結構性的看不懂的長句子還要更容易讓人理解的喔。
(但是村上春樹筆下的結構性的東西,一直都是俘虜我的。)
「始」的三個女人
我們就不談母親了。其實不只三個,不過具有代表性的就這三個了。
島本。作為流連在始的記憶中的夢幻形人物,特徵是腳拐,與始同樣作為獨生的孩子,始在她身上找到與自己的共同性。與始失去聯絡之後,還是一直在始的記憶裡有著很閃亮的印象和慾望的代表性。
在文學中比喻,我覺得島本是每個人心中最初始動念的慾望,理想型。簡單來說,就是初戀,會特別的心動和無可自拔,可以用「年」這個單位計算。
如果要將時間單位用到這麼嚴格的話,我的生命裡目前根本沒有類似島本這種人的存在嘛。
總覺得可以對自己問問:「在你的記憶裡,有沒有像島本這樣的一個女生?」
泉。是始在高中時,第一個認真交往的女生。她不僅是讓主角走入現實的關鍵,也在始的生命裡代表某種理解世界有定律的里程碑,是始第一個嚴重傷害的女子。
她可以說是人的生命的過錯。始的背棄,是始的過錯,對象就是泉。她不像島本是正面的那一個方向,但轉變成負面的記憶之後,同時她也可以讓始刻骨銘心。光是最後那一刻的出場和退場,就足以知道她對始的影響也不在下。
如果說要單獨針對泉這個角色分析些什麼的話,就從一句配角對她的形容可以看出,在始對她做出那樣事情之後的變化:小孩子已經都不喜歡她了喔。
被背棄之後,誰還會繼續純真?始的負面層面交給了泉來詮釋。
有紀子。是始最後步入婚姻的女子。我覺得有紀子在故事裡帶有妥協的意義。是主角始對於人生最後的交往所作出的妥協。
有紀子本身也具有被背棄的歷史,當然她也不再純真,因此對始後來的所作所為做出「妥協」,而不是重歸歷史。
至於始的人生最後呈現這樣的結局,我覺得很平靜。(自己讀吧)
關於「性」
「性」這個題材在村上的字典並不小氣。但絕對不是採取露骨、噴張的概念,真是懺悔以前都在看些什麼亂七八糟的東西,動不動就有奇怪的聯想。
但是每次看村上的描寫,永遠都可以很冷靜。彷彿那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不過在這些故事的敘事氛圍下,似乎都希望我們可以相信,關於性,那些真的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當然我也不是要因此拋卻什麼矜持啦,只不過當真的理解有很多經典的作品很常把性的問題牽連其中的時候,希望自己不要再被很表面的東西蒙蔽。
台詞
我果然還是想用人際關係這個主題作個結尾吧。
以下是讀到覺得最喜歡的段落:
雖說這個故事運用的譬喻和結構性對話已經很手下留情,但是這個段落的沙漠是其一,還有島本曾經說過的台詞:「在中間性的東西不存在的地方,中間也不存在。所以你要嘛就全部接受我,或者不要我,只能有其中之一……」
對我來說,人生就是一直在面對起起伏伏的定律。
始覺得自己像骯髒的東西的時候,在我的程度可能就是變成連豬也不要吃的餿水。不僅要同時面對你可能無法完全掌握的可能性(例如:島本),還要等待那個很重很噁心的時刻過去。
知道會過去啊,只是過去的時候永遠都會很想死亡。
《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雖然講的是外遇的故事,但是我不像把重點放在外遇,在這其中他不知道道出了多少外遇這種關係以外的關係。
然後讓我覺得這些真的都是我所想的啊,雖然不容易,但人生容易就不會有村上春樹和只想要寫東西的本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