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漫的《我Pod我太紅》 - Book Walker ACG 農曆新年Podcast串連節目/也來聊聊台漫好嗎

一木
Mar 8, 2021

前陣子在我的粉專上推薦了馬克和瑪麗主持的「劣人」,目前總共只有四級,但是其中兩、三集都是和Book Walker合作的,然後又去挖掘了一些其他的節目,找到了「漫畫最重要的就是故事」這個Podcast節目。

我先被第31回節目標題所吸引:「最Real的籃球天才斬殺了七十人後,聊聊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而這集節目剛好也是Book Walker與眾多Podcaster合作的農曆串連節目第一集(播出於2/10)。

循線去找到了Book Walker在這個農曆新年串連節目的節目表,下述只寫出頻道名稱和該及節目所介紹的作品。

Book Walker節目表網址請見:https://event.bookwalker.com.tw/20210208_b/?utm_source=Facebook&utm_medium=post&utm_campaign=fbpost_podcast聯播_20210208&fbclid=IwAR3I6T0PrB1Eax8WEk0jFm58CJLjAFPNYncpo0UGFrg007fetoAAlmXvcPo

2/10 《漫畫最重要的就是故事》:「灌籃高手」

2/11《音魂不散》:「少女革命」、「四月是你的謊言」

2/12《宅宅下班中》:「姊嫁物語」

2/13《宅宅聲友會》:「博多豚骨拉麵團」

2/14《依依戀不捨》:「花開千年」、「紅線」

2/15《夜貓子點心部》:「血之轍」、「雙面少女」

2/16《御宅文青相談所》:「守娘」、「北城百畫帖」、「1661國姓來襲」

2/17《宅宅在家兔》:「筷:怪談競演奇物語」、「說妖」系列

Book Walker和八位在關注ACGN相關的Podcaster合作,在農曆新年期間每天推出一集串連節目,由頻道主分別介紹自己想推薦的作品。

而選擇作品的的條件是:「關於紅色」。

聽了一輪大家的節目後,每個節目都有特定解讀「紅」這個字的含意,有的作者以顏色去選擇跟紅色相關的作品,有的作者以所謂的「人氣度」去挑選,有的作者也沒特別說選擇的原因,有些作者也不限於只選擇一部,聽起來倒是沒什麼太大的限制。

而會讓我會特別想寫這一篇來分享一下我對這期農曆特別節目的原因是:作者們的選擇不限於日本的作品,讓我特別驚喜的是,有不少Podcaster提到台漫,正好也與我前幾週想要說說《採集人的野帳》(蓋亞出版,台漫,作者:英張)的心情有些關連。

(《採集人的野帳》就留待其他篇幅了。)

下述我想要先簡短針對每集節目作點感想,老實說我不是每一集都有完整聽完(因為我的耳朵有點挑,雖然大家都各有特色,但不是每一種講話方式我都聽得進去),接著想要分享這幾集中哪些是讓我想一聽再聽,最後再拉出《依依戀不捨》和《御宅文青相談所》聊一些關於我對台漫的想法。其實《宅宅在家兔》選擇了「筷」這部小說讓我也挺開心的,只是我脫離瘋狂閱讀的小說的時期有點久遠,現在可能沒有什麼料可以對話。

謝謝各位Podcaster的愛

2/10 《漫畫最重要的就是故事》:最Real的籃球天才斬殺了七十人後,聊聊井上雄彥的《灌籃高手》

這集節目也是我聽這個頻道的第一個節目。

初聽會以為這個節目是一直由兩位host主持,不過後來往回聽了一些其他集(找了Beastars的主題,是由男主持人單獨錄製的),發現也並非如此,不過單就介紹灌籃高手的這集,是由男主持人 「好弟」和女主持人「我們家那個」共兩位的對談所組成的。

節目的進行方式,主要是由好弟來說話,然後由「我們家那個」和好弟進行對話。

因為我本來就很喜歡灌籃高手,所以聽起來都很開心也沒什麼不理解之處。對於這集節目我想特別讚賞的幾點:

  1. 節奏很好:節目分成了幾小段,中有串場音樂稍作分割,談論的內容多半都是圍繞著與灌籃高手有關的內容。最初先帶出為何選擇灌籃高手作為此串連節目主題的緣由,接著針對主要劇情作解說和感動的部份,後續便開始介紹井上雄彥與其漫畫生涯,並稍微帶到了井上雄彥的其他作品,也有拿井上雄彥來與其他漫畫家稍作比較。可以感受到寫稿人有經過思考和取捨,選擇了對這個主題有興趣的聽眾絕對會想繼續聽下去的內容,且分段我覺得都選擇的很恰好,轉場時不會太僵硬的帶出轉場語。
  2. 音效搭配:此特點是優勢也是偶爾需要多加注意之處,畢竟是經典作品,稍微帶出片段主題曲音樂可能會增加聽眾的共鳴(但同時也須小心版權問題)節目中的效果音讓聽眾可以直覺的感受到主持人想引導的情緒,不過我個人認為效果音也用的稍微多了些,如果份量可以再衡量一下會有更不錯的效果。(3/9更新:聽了前面的集數,發現前面集數的音效都搭得很好,可能是灌籃高手這集太興奮所以加了特別多)
  3. Host講話自然:我相信不只是Podcaster,當很多人意識到自己正在被錄音或是被錄影的時候,可能聲音或身體表現都會變得有些不自然,這也是我從很多Podcaster的節目中感覺到的,但是在這急節目中,我感覺到主持人們聊天的氛圍是相當自然而且不造作的,就像真的是朋友般在談天,讓人覺得很輕鬆而不拘束。雖然我列在第三點,但這一點真的是我在選擇Podcast節目的時候一大重點。

這一集是我是全串連節目中讓我會有「啊,結束了嗎?很想再聽他們聊下去」之感受的少數一集,也是讓我有意願去找其他串連節目來聽的契機。幾乎不需要等到介紹完所有節目,我想讀者看到這裡應該可以明確感受到,《漫畫最重要的故事》基本上就是所有農曆新年串連節目中的我的Top One了。

2/11《音魂不散》:紅的戰鬥與熱情;少女革命與四月是你的謊言

看到「四月是你的謊言」作為主題的時候非常興奮,但很可惜的是,興奮如我,其實根本還沒看過這些神作。

更可惜的是,我有點對不起這位主持人,因為我一直嘗試聽下去,但是一直忍不住聽向其他頻道,大概僅有前面的五分鐘我是有印象的,但是後期談到四月的內容我想我是一個字都沒有聽到的。

雖然光看節目主題,知道主持人會特別針對顏色去做分析,猜測起來應是非常有趣和可以有很多發揮的主題,但實在遺憾,我沒辦法聽完呢。

2/12《宅宅下班中》:過年就是要紅(ㄤ)pod pod - 「姊嫁物語」

感情很好的四位主持人,《姊嫁物語》的名作性質應該不用人多說。但是我還沒看完作品,所以還無法進入主持人們自得其樂的世界。

但是光是看到姊嫁物語和森薰老師,就值得給出大讚。

之前聽過《宅宅下班中》也有試著在Podcast裡與其他同是ACGN主題的頻道主製造很多其他的互動,不僅很有愛而且我每次都覺得可以這麼活力滿滿的聊天和說話實在是一件很厲害的事情。

只是四位主持人的笑點我稍微跟不上呢。

#2021.10.31 經Podcaster宅宅下班中的指正:原寫為三位主持人,經修正,正確為四位主持人,對於原先資訊錯誤在此致歉。

2/13《宅宅聲友會》:辣個穿紅色百褶裙女裝大老 - 《博多豚骨拉麵團》

選擇這部有點意外,不過正因為冷門,所以又有些驚喜。

因為我有觀賞過《博多豚骨拉麵團》的動畫,剛開始我不太理解這部作品的內容,不過也不知道為什麼我就默默的把全季看完了。

我那時並沒有為這部作品留下記錄,所以現在無從比對自己的感覺,但我只能確定我已忘了大部分的劇情,所以當我看到這集節目的時候,我本來還在期待著主持人可以為我複習一些劇情,不過主持人可能更希望探討一些他在意的主題,就算有一小段的劇情簡介,但也無法是可以讓我回憶起一些內容的介紹,不過如果我有機會再重看的話,回來再聽一次這個節目,可能會有截然不同的感受吧。

2/14《依依戀不捨》:紅紅火火不一樣的情人節 - 紅線&花開千年

這是一個以愛情為主旨,希望能給聽眾甜蜜感的頻道,光從節目標題看來,也是我目前為止看到介紹最多Webtoon條漫的頻道(加分!),同時亦是串連節目中第一次出現台灣作品的。

關於「依依戀不捨」,我也是在這次串連中才第一次認識,光從主持人的聲音和節目主題看來,就給人一種非常甜美的感受。

關於依依所選的兩部作品,我是都不了解的。

幾點對這集節目的感覺:

  1. 資訊豐富:可以感受到主持人對於想要介紹的作品有很大的熱愛,為了相關的主題會查找很多相關資訊,例如:紅色在不同領域上的含意、所選作品之作者的生平等等,但有點可惜的是,聽起來有點像在棒讀,如果可以消化後變成自己的語言,聽覺上就會有更棒的享受。(但如果只是主持人的聲音真的聽起來就像棒讀的話,那我在此說聲不好意思)
  2. 主題明確、立意清楚:前面說過是以愛情作品為主的頻道,那麼作品選擇的方向也相當清楚和符合頻道宗旨,為了讓選擇的作品有更應景的呈現,特意選擇2月14日播出節目,感受到主持人的用心。
  3. 選擇台漫:雖然我對兩部作品都沒有深度的了解,但是我對林青慧老師有印象(對不起,但我還是沒看過她的作品)。關於台灣的少女漫畫家,我記得國中的時候閱讀過「顆粒」和「米絲琳」的作品,現在回想起來,那些都還是給我如同正在模仿日本漫畫的風格,雖然我也不介意吃這套,但就連那時在宣傳顆粒老師的作品時,都要以顆粒老師得到「日本國際漫畫賞」來吸引人眼球,還是覺得就差那麼一點。
    不過我很高興主持人讓我回憶起國中看漫畫時的感覺。

2/15《夜貓子點心部》:血之轍、雙面少女 - 讓精神色相直接變成紅色的文藝感漫畫

《夜貓子點心部》是我偶爾會聽的頻道,第一部聽他們的節目是聊奇諾之旅。不過他們選的作品對我來說有時有一點硬核,所以並不常聽。

本集節目選擇作品的理由並沒有特別在節目開始時說明,倒是在節目標題顯現出來,不過如果也可以再節目中提及一下總覺得會更完整。

兩位主持人聽起來對於眾多作品都有涉獵,有時會有少許延伸,但是都是在於要讓聽眾更理解主題作品的含義,覺得挺不錯的。

  1. 血之轍:如果是對驚悚的內容有興趣的話,會相當喜歡主持人介紹和盡量運用很多比喻讓你進入這漫畫氛圍的方式。
  2. 雙面少女:對這部分的介紹比較沒有留下太大的印象,不好意思。

2/16《御宅文青相談所》:台漫崛起 - 守娘/北城百畫帖/1661國姓來襲,從漫畫穿越歷史回到摩登時代

節目主持人的特殊咬字帶給人一種很專業的學者風範,聽的時候會想挺直腰桿。

唯一一點我覺得可以稍微更改一下:主持人經常說「如果有聽眾不知道XXX是什麼的話,我在這裡說明一下...」我不介意多認識一些新東西或是聽他多分享,但作為要介紹一個新名詞時的起手式,這兩句話的出現頻率實在之高,聽到太多次的時候會覺得有點無趣,如果可以做為自然的話題接續,想辦法融合原本的話題,不要用「插入」的方式,可能聽起來會順暢。

如題目所述,嘎啦選擇了三部台漫作為串連節目的主軸,也是讓我耳朵為之一亮的一集。

蓋亞文化一直針對台灣作品耕耘很久,雖然我不是每一部都喜歡,但每次看到他們有新作品時,心理都會默默有股感動,當然並不只是蓋亞文化對台漫付出心力,這裡只是拿出此出版社作為一例。

嘎啦選擇的三部作品都可以與台灣的某個歷史年代扯上關係,在這集節目中,主持人並不只對作品本身作闡述,也有查找台灣歷史資料,為聽眾帶來介紹。《守娘》的廣告我有記在心裡,只是因為知道並非喜劇故事,關於入手這類故事我都會有些畏懼;《北城百畫帖》的全套我都有收藏,我非常喜歡AKRU的風格;《1661國姓來襲》是第一次聽到,聽起來是從不同觀點描述鄭成功,讓對這段歷史略之一二的我們反而很想去一探究竟。

除了對於作品本身的描述,主持人也有一些對於台漫的見解。

我非常贊同台灣真的有很多厲害的漫畫家,不過我們個人的成長環境卻經常受到日本或外來文化的作品影響,就連我自己都愛日本作品甚深。至於為什麼台漫被看見的比率或許相較起來沒有外來的日本作品高,這實在有太多因素,就留待我最後再來聊聊。

2/17《宅宅在家兔》:怪譚與他們的由來 - 筷:怪談競演奇物語/說妖系列

節目開場和閉場的音樂實在是太可愛了吧。雖然可愛,但是要聊的竟然是推理懸疑小說。

《筷》這部小說我也有記在心裡,但我沒有入手,因為我前陣子對於小說越來越沒有耐心,生活上也開始讓我對文字有些小不耐,但我一直記得這部作品的存在。

推理小說是我非常鍾愛的一個類別,有一段時期為了要重拾書本,首先就是從推理小說類別下手,因為推理小說的邏輯性和可以帶入的主題是越來越多元的。

至於以一種合集的方式撰寫了一整部看似無關但其實都有相關的小說,讓我想起「華麗島軼聞:鍵」,這是一部讓我期待很高、但最後讓我感到不太平衡的作品,同樣也是由多位作者合體、接龍接續寫小說的方式完成的,講述了關於在台灣的事情。

可以透過文風和用字遣詞感受到差異:作者和作者之間看起來是沒有進行過太多的溝通的,讓各自的思緒隨著自己的意念奔馳,所以看似非常有創意,但總覺得沒有更重要的核心,例如光是其一位作者瀟湘神的篇幅就佔據了非常大份量,總有種在為大家收束的感覺。(不針對作者喔,只是一種整體作品呈現出來的感想罷了,不過事隔已久,我也記不清該本的具體內容,我只知道各個作家都是優秀的)

不過「筷」的成果又是如何,這倒是我還未知曉的。

順道一提:最近看完的一部推理小說,是泰絲˙格里森的《外科醫生》。

台漫崛起?

使用這個當作最後的小標好像有點自討苦吃,雖然後面加了個小問號,不過也是我內心很掙扎的思考。

套一句嘎拉在這期節目提到的問題,在參與一場講座中,詢問在場講者:「如何定義台灣漫畫?(什麼樣的漫畫才是台灣漫畫)」

而其一位講者李亞倫先生的回答:「只要是台灣人的漫畫,我都認為是台灣漫畫。」我認為這句回答也非常正中我的想法。

綜觀目前台灣人出版的漫畫,不是受到日本漫畫的影響,有時候則是過度在地化。而什麼是過度在地化,就是堅持要講述關於「台灣」的故事。

富有教育意義或闡述歷史事實的故事固然是非常值得閱讀的,但是跳脫這些思維,我不覺得我們沒有能力創造出建立在想像力上的故事。

當然像是蓋亞那些原創漫畫作者,我一樣非常佩服他們,因為創作這類型漫畫的歷史考察是非常耗費功夫的,我也非常喜歡他們的作品,只是偶爾會有種我們被自己的故事限制住的感受。

不過僅僅表示兩點說明我認為為什麼台漫會有被禁錮的感覺:

  1. 市場曝光度落於他者:一般讀者仍然深受日本或其他外來作品影響甚遠(不得否認就連我都是如此)。
  2. 讀者或作者的生長環境:正是因為受到外來作品的影響深遠,所以我相信就連許多作者可能也都會或多或少被影響。
  3. 台灣創作環境仍卻乏資源:作者想要提高爭取到政府補助以繼續創作的可能性,想必就是得在創作的作品中擴大對「台灣」的廣告和宣傳。
  4. 刻意強調台灣:促成大家對台灣漫畫的印象變成了硬梆梆的「台灣也有自己的故事」的印象。台灣一定有自己的故事,但是不一定要糾結在把台灣的印象攤在眾人面前。
  5. 過度解釋和教育:這個就與故事的類型和說故事的方法有關。歷史漫畫不免會有史實解釋,科普類的漫畫一定也需要這類型的方式才能幫助故事傳遞,但是

我認為日本漫畫之所以能夠無遠弗屆、題材多、不限於日本自己的故事,卻又能讓人感受到是「日本漫畫」的原因,我想是在於從這些作品中能夠感受到「日本人」的精神,無論是職人的態度,還是許多角色表現出來的屬於日本人日常的氛圍,那些細微的觀察和一舉一動,都在在反映出「所謂的日本人」可能會是什麼樣子,重點是這些都是被自然地描寫出來。

所以我們對自己的理解真的夠透徹嗎?這似乎就是我最後得出來的結論。但是CCC創作集能夠證明台灣人想說關於自己故事時的企圖,天之火創作小屋的版主的OL系列也是我覺得很細膩觀察台灣OL生態的創作(儘管不是故事性作品)啊。

所以理解之後,如何精煉出能夠講述的故事,卻又不要那麼刻意和造作,那又是別的工法。

但這並不能概括台灣的創作者,因為從各領域著手,每個領域都有很會說故事的能手,所以如果要我再說一個理由解釋為什麼台灣的漫畫還在起飛途中的話,我想就是身為台灣人的自己,也對我們自己的漫畫非常嚴苛呢。

儘管如此,我看的台漫也沒有多到可以說教,但是我這裡還是有一些我喜歡的台漫清單:

作者AKRU:柯普雷的翅膀(蓋亞)、北城百畫帖(蓋亞)

作者張季雅:異人茶跡(蓋亞)

作者英張:採集人的野帳(蓋亞)

作者JUJU.C:即使是平行世界也不可能愛上你(Webtoon)、畢業後徬徨的那一年(Webtoon連載中)

作者Glint:我愛潔西卡(Webtoon)

作者簡士頡:北投女巫(第二季正在Webtoon連載中)

作者小莊:80年代事件簿(大辣)

作者Bonga Quest:難相處女孩(Instagram)

(還有其他我也很喜歡但比較害羞的作品也都在Webtoon上,許多台灣作者也有在這裡連載。結果講著台漫卻開始推起了韓國的網漫平台,掩面......)

......

不喜歡的我就不說了(?!),但絕對還有其他我也很有興趣的作家,可惜我一直沒拜讀,像是左萱、蚩尤、蠢羊、謝東霖、阮光民,或是植劇場、CCC(對,講了這麼多,結果我是個連CCC都沒看過的人,但是我一直心靈支持),HOM的風格(新作品「巴黎的追光少年」最近也要上市了)我也有些好奇,還有最近的閻鐵花真的也很吸引人。

IG或twitter可以找到一些在日本工作的台灣畫師,所以一定還有存在於我所不知道的平台上、等待發現的作品。至於pixiv上我沒時間研究,不過看到蓋亞的這本新書,一定是個可以好好挖掘的寶庫。

總結

這一篇文章本來是在討論Podcast的,不過因為也都圍繞著我們很喜歡的漫畫去做延伸,如果沒有這些作品也不會激起這些討論。

雖然喜歡著日本作品,超愛看Webtoon漫畫,但同時又想要叫得出很多台灣創作者的名字。同樣都是說故事,愛看故事的我們一定都在期待著更多更有趣的作品,而且是屬於自己的作品。

感謝每一個跟這個領域有相關的人們。

寫於2021.3.8

--

--

一木

不專業評論,小說漫畫動畫戲劇電影,Series可見生活,臉書專頁《一木寫不完文字。五公里》:https://www.facebook.com/movingtext/